宇宙计划之火星移民

发布日期:2025-04-12 08:39    点击次数:143

我国在移民火星这个问题上还真做了不少的工作,我国通过“天问”系列任务构建了完整的技术验证链:2021年实现火星着陆探测,2025年将发射天问二号执行小行星采样任务,2030年前完成火星采样返回工程。核心突破包括:自主导航与深空通信技术(保障探测器在5.5亿公里距离下的精准操控)火星大气进入与着陆缓冲技术(天问一号成功率达100%)

长征九号火箭研发持续推进,采用液氧煤油发动机技术,单程火星航行时间预计6-8个月,与当前国际主流方案持平。我国载人登陆火星计划;2033年尝试首次载人登陆,建立初期科研站。2045年前后构建可容纳10-20人的半永久基地。开展封闭生态系统实验,当前氧气制备技术(如MOXIE设备)效率达6克/小时,但万人级需求仍依赖技术突破。

虽然你看到的是甘肃的火星模拟实验基地,但我们这可不是玩,我们这是真正的模拟实验论证阶段,火星土壤种植实验完成第一阶段验证,垂直农场能耗比地球高300%。舱体屏蔽材料可降低40%辐射剂量,长期暴露仍存致癌风险。离心机模拟重力装置完成原理验证,设备能耗占基地总功耗25%,这些技术都是需要我们科研人员攻关的。

未来我国的宇宙计划将是开源的,会加入国际月球科研站(ILRS)积累地外生存经验,计划共享火星探测数据。未来万一马斯克当美总统了,很有可能与我们合作。我们正好可以评估与SpaceX运输网络的技术互补性,或通过搭载星舰加速物资运输。当前方案需30%以上资源依赖地球补给,突破量子催化反应等技术成为关键。

健康风险防控;模拟显示200天太空航行导致肾脏损伤概率达37%,需开发新型防护措施。中国正通过“技术验证→载人登陆→基地建设”的渐进路径推进火星移民计划,现阶段更侧重基础技术突破而非激进殖民方案。现在的技术还真跟不上马斯克的想象力,就连马斯克团队的技术同样跟不上他的想象。

虽然看上去马斯克的想象不着边际,但是科学家首先就要敢想,如果想都不敢去想,那更别提能不能做到了。万事皆有可能,就像我觉得马斯克或是美国未来的总统一样,他属于新一代的人物,特别务实的人。能看清楚世界格局与态势,与中国合作的可能性非常大,现在我们觉得不可能,或许未来一切就变了,曾经谁能想到,如今的中国如此强大。



  • Previous: 上一篇:没有了
  • Next: 下一篇:没有了